央行警告不要逼着央行采取更强硬措施
l 外管局官员披露资本帐开放的时间表
l 银监会对央行参与监管银行有看法
l 四大行不良资产二次剥离的方案
l 中小企业板背后依然错综复杂
l 外资银行对于优质客户的争夺能力不容小视
l “一级半市场”的操作手法
l 深圳国企重组进展迟缓
l 上海石油交易中心想建立民间石油储备
l 券商已经开始高度注意国债结算风险
l 德隆系股价崩塌殃及花旗环球
l TCL涉嫌违规被证监会质询
l 郭台铭通过股票信托避税的操作手法
l MSCI指数调整将引发港资外流台湾
l 中行上市,中银香港反而成了障碍?
l 日本散户通过网络投资股市的热情惊人
l 分析:央行的下一个政策可能就是取消贷款利率上限
l SARS病例将打击“五一”北京旅游业
ã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选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上,再次对央行的紧缩政策进行了诠释。她表示,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切实抑制投资过热,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要自觉配合央行的宏观调控措施。吴晓灵说,中国经济目前确实在某些领域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由于政府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调控措施,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尚需要一段时间。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调控措施是善意的、温和的,希望各有关部门自觉控制,以免矛盾激化,导致央行采取大家不愿看到的更强硬措施。”她还警告:“不要因为央行现在出手还比较温和,就想趁这个机会赶快‘干一把’(加紧投资),导致经济出现大的波动,造成今后的政策更加严厉。”“希望大家共同配合中央政府和央行做好宏观调控,同舟共济,这样会更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LHJ)
虽然最终开放人民币在资本帐目下自由可兑换是大势所趋,但中国政府并没有明确给出过时间表。不过,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访问时,却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说法。郭树清表示,开放资本帐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整合的需要,约5年或6年后,人民币将“基本上”可自由兑换,即43个资本帐项目的70%可自由兑换;但他也同时强调,资本帐目永远不会全面开放。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对外就人民币汇率改革时间表问题给出如此清晰的表态。此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郭树清表示,中国政府不再偏好固定汇率制,并将向浮动汇率制转变,这是一系列旨在放松资本管制并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改革的一部分。《金融时报》引述郭树清的话说,“我们并不认为固定汇率制是好的。我们认为浮动汇率制是适宜的。”“这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方法。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已(对使用一揽子货币)做了大量研究。过去我们曾经用过这样的体制。浮动汇率制也将部分参考一揽子(货币)。”郭树清的表态带给市场一些新意。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随及出面澄清,称“人民币汇率将盯住一揽子货币”的说法并无根据。还表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应当长期坚持。(RWZW)
央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影响颇大,央行出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背后的理由之一是控制信贷过热现象。实际上,背后的故事更多。在此之前,最高层要求央行和银监会在控制银行信贷上做一个新式的划分:让央行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存量,而让银监会发布“行业投资禁入”政策来控制银行的资金投入流量。据国内媒体引述银监会人士表示,“这的确干扰了我们监管权力的完整性。因为我们是做风险监管的,只有我们才有权力对个别银行的风险作出规范和权威的认定,而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非常顺利地介入了这一职权领域,他们显然也有资格直接进入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管控制。”(BZWG)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关于银行不良资产二次剥离的说法,可能早已经进入了操作层面。据国内媒体的调查,农业银行一分行人士透露,该行正在紧张地进行不良资产的内部测算,“中央可能要对这些不良资产做二次剥离。”据该人士透露,四大银行中的其他几家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建设银行总行一位工作人员也透露,二次剥离“确有其事”,该行也在做内部测算。重庆银监局的工作人员更是证实了有关二次剥离的一些传闻。据透露,央行用外汇储备注资之后,不良资产将先划到财政部,然后由财政部将不良资产划给资产管理公司。不过也有来自资产管理公司听到的是另一种版本。华融的人士透露,这次剥离,有关方面首先要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评估,国家财政只对现存的评估价值“埋单”,剩余损失掉的资产,由银行自己从利润中扣除。据悉,这次剥离的资产仍将由四大资产公司接单。(BZWG)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证监会一位知情人士称,与原规划相比,中小企业板确实已被暂时推迟,根据以前计划,深圳中小企业板最早会在今年四月中旬推出,但目前还无明确出台迹象。至于为什么推迟,该人士说,有关方面在考虑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开设后对香港创业板的冲击。深交所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势必会分流部分香港市场的上市资源,而今年四月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附件的释法,引发香港个别人士的争议,使得这个时机比较敏感。不过,该报引述香港联交所传讯部主管罗文慧的话称,香港从来没有反对深圳设立中小企业板。香港认为内地证券市场是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走,至于深圳中小企业板推迟的原因,应该是内地政府可能有不同的考虑。消息人士认为:“联交所说自己对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无异议,而某些人又拿影响香港来说事,这中间牵涉的利益错综复杂。”(BZWG)
企业人民币业务放开在即,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争夺的首先将是优质客户。从目前的形势看,外资行对于优质客户的争夺能力不容小视。现在,刚刚在国内开展企业人民币业务的渣打银行,就争取到了TCL集团。渣打银行日前表示,其深圳分行已于3月17日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对中资企业经营人民币业务,而TCL集团为该行首个客户;渣打银行上海分行本月初也获准经营非外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随后顺利通过验收,正式领取人民币牌照,渣打在内地服务领域覆盖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广州、珠海、青岛、南京、武汉、济南、福州、成都、重庆以及广东、广西和湖南三省。(LZWG)
随着深圳中小企业板将开的利好消息,国内“一级半市场”(即:民间买卖还没有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股权证,及上市公司尚未上市交易的内部职工股)再度猖獗。据知情人透露,目前在上海就有200多家各类投资咨询、投资管理公司和产权经纪公司等从事此项业务,每个月的交易额高达几个亿。据资深的业内人士介绍,他们手中的股份大多来自于西安、新疆等地区,主要的销售对象都是一些个体投资者,其中不乏老人、妇女等对股市不十分了解的人。他们一般采用电话邀约的方式,但更多的还是以一种“免费股评会”的形式吸引目标客户。其内容主要就是以一些暴富的典型事例烘托气氛,然后把公司要推介的股份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散发给大家看,并且声称公司已经过了上市辅导期。他们通常会事先将公司的业绩包装一番,从行业潜力、公司诱人的远景目标、未来获利的丰厚等方面诱惑投资者。而且,还会用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字暗示公司的上市前景。同时,他们会在一些权威性很高的报纸上刊登文章形式的广告。由于这种文章的广告标注不是很明显,使得不明真相的个体投资者纷纷上套。(BZWG)
截至目前,根据深圳市政府此前公布的重组思路,进一步减持国有股的7家上市公司,虽多次传出重组传闻,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不多,大部分都在所谓的重组过程中,屡遭“横祸”,这也给原本企盼加速重组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现状来看,深圳此次国有上市公司重组整体进展比较缓慢,如果按这样的进度,2005年的目标也许难以完成。事实上,不光深圳一地,广州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也相对艰难。据称,4月17日,深圳市体改办与深圳市发展计划局低调合并。在改革进展速度不太顺畅的同时,督促肩负改革任务的政府机构先进行了一次改革,深圳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任务艰巨性可见一斑。有专家对深圳市国资委目前的三层监管体系――国资办、管理公司、企业三层模式在实际运营中的效率问题提出质疑。早在2月初,深圳已传出精减国资管理中间层,但截至现在,“中间层”改革仍在进行中。(BZWG)
即将开业的上海石油交易中心,在推出中国的燃料油交易的同时,据称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建立起一个民间石油储备体系。据原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总裁杨景民称,“在我们这个市场上,谁有资源,谁是老大。不是谁有钱谁是老大。因为市场将不设做空机制。”在交易中心的卖方必须持有仓库储备单(简称“仓单”)――有实物才能交易;同时,在合约最终结算中,到期必须交割,不采取期货交易中的纯现金结算模式。因为必须有油才可以开仓单,这样就能逐步地把民间的储油设施建起来,因为以前仓储设施是企业的车间,而不是企业。但油库有了外部需求,可以有效流通后,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存在了。据称,根据约定,上海石油交易市场的五大股东要把1000多万吨的油存进交易中心的油库,由此取得一份存单,这份存单可以卖出给厂家或用户;而7大用户或第三方炒客可以购买这些存单,可提货也可在中心存续待售。这样,油进来了,钱也进来了,储备就生成了。(BHJ)
依照国债回购交易规则,交易所对于标准券以券商主席位进行管理。为了保护资金融出方的利益,如果有欠库的情形发生,交易所会直接在券商国债主席位上扣除本金及相应罚息;然后,再由券商追究客户的责任;如果客户无力偿还,抵押的国债归券商所有,相应的资金缺口则由券商来垫付,即券商将为债市下跌先行买单,结算风险暴露无遗。现在随着国债的下跌,券商已经开始高度注意国债结算风险。据报道,为了解决这些风险,部分券商开始针对国债回购业务存在的风险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国债回购业务的低风险运营。实际上,券商营业部国债正回购客户多数是营业部的核心客户,对营业部的托管市值、市场份额、交易量都有较大贡献。但因债券现券价格大幅下跌,营业部债券回购,因交易所公布债券回购标准券的价格超过实际价格,存在回购套现的可能。同时,个别营业部因债券回购套做放大比例过高,存在很大风险隐患。(BZWG)
德隆系股价持续下跌,已在市场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此前市场上已有传闻,称QFII机构花旗环球曾购买德隆旗下公司A股。据国内媒体披露,一位花旗环球负责QFII的工作人员已被辞退,引发离职的原因怀疑与“花旗环球QFII购买德隆系股票”有关。对于花旗环球被德隆系“套牢”一事,另外一家著名QFII机构主管曾对花旗购买新疆屯河股份之事表示不解,因为相对个别客户的投资行为而言,国际知名大投行的声誉更为重要。(BHJ)
【市场:TCL涉嫌违规被证监会质询】
TCL分拆手机业务海外上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证监会也开始介入进来。据报道,中国证监会广东证监局在本月21日向刚上市三个月的TCL集团发出重点关注函,就该集团在“业绩及分拆上市等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规范行为”,要求该集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规范信息披露行为,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切实,并要求在七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及说明。(LZWG)
富人们如何通过财产安排,既能避税,又不伤及名声?台湾电子业龙头企业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最近将其名下股票以“本金自益,收益他益”信托给子女。有资深会计师表示,这种颠覆传统的信托方式,特别是在利率越低、配股越多的情形下,将可合法规避很多的赠与税,成为企业家与高所得者的合法避税管道。郭台铭的操作手法是,将4000万股、每股150元新台币(总计60亿元)的持股,以去年利率约2%、约定信托期间5年。5年后,这60亿元股票折现值约54亿元(须减除约6亿元的孳息),由于采取收益他益,仅须就此6亿元的部分缴纳赠与税。而6亿元适用的赠与税税率为50%,实际应缴的税款不到3亿元。反之,如果郭台铭如果没有做此信托规划,未来直接将股票移转给受益人(子女),就必须支付极为庞大的遗赠税,极端情况下,可能比信托方式多出约19亿元。除了这种私益信托之外,公益信托也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如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就以其父亲王长庚为名成立了信托基金,信托财产则以王永庆名下股票为主。(BHJ)
【市场:MSCI指数调整将引发港资外流台湾】
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MSCI)正式公布,建议分阶段于未来一年撤销指数计算台股市值的限制,证券界预期台股市值限制一旦全面撤销,台股计入MSCI地区指数的市值将相应激增,会大幅摊薄中、港股份占MSCI的比重,导致最少约10亿美元流出香港。美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单计算被动式管理的指数基金,MSCI撤销台股市值限制,分别会令6亿美元及4亿美元,流出MSCI香港及中国指数(绝大部分为红筹、国企股)。摩根大通则预测,届时台湾将从韩国、澳洲和香港吸引18亿美元的被动式管理资金,以台湾电子硬体和设备、半导体与保险类股最能受惠。(LZWG)
中国银行的上市进程在加速,但是其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的问题之一是上市地问题。据内部人士称,中国银行最终可能选择在纽约、香港和内地三地同时上市的计划。但在纽约上市要面临严格的监管措施,而在香港上市则必须解决中银香港的问题。此外,由于最近一年多来,中国银行频繁发生“事故”,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的认同态度也是中国银行高层所深深担忧的问题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中银香港问题:中银决策层已经表示,中银香港必须进入到中银集团整体上市的规划当中,因而,中银香港究竟应该怎样进入就成为影响到集团整体上市的重大问题,“这也是现在我们最难解决的问题。”(BZWG)
对于一向习惯于储蓄传统的日本人来说,如果他们对股市表现出较普遍的热情,那意味着一种巨大的转变。据了解,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类股成交量已连续39
文件下载